“为民服务、工作严谨”,“随叫随到服务热情、专业专注乡村振兴”,“尽职尽责、一心为民”……一字排开的三面锦旗,是韩永杰服务过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员机构对他所做工作的最好见证,锦旗上坦诚朴实的评语,则是对他的真实写照。
初舞台:我是一名工程师
韩永杰是天津农村产权交易所的一名大区主管,在加入天津农交所的队伍之前,这个学工程管理出身的小伙子已经在建筑行业工作多年,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土木工程师。在2016年进入天津农交所后,韩永杰主动承担起推动涉农建设项目招标与采购进场的工作,发挥自己在工程建设领域积累的经验和专业优势,引导各涉农区、镇街、村集体按照市委市政府相关文件要求,规范招标行为、严格流程管理,展现了天津农交所员工专业、专注、严谨的风貌。2016年年末,涉农招标与采购工作率先在天津市津南区打开突破口;2017年,津南区涉农招标与采购项目中标总金额达到3.6亿元;截至2020年年末,韩永杰组织进场的各类产权交易和招投标项目累计合同总金额超过45亿元,为公司创造利润超过700万元。
“硬核”成绩的背后,韩永杰保持着一颗工程师的心。他有一个厚厚的笔记本,上面分章列表记载着每一项工作的计划、进度、总结和改进方法,“以前在工程上,会写工程日记,一个项目一大本,这个习惯保留了下来,现在写工作日记,一年一大本。”韩永杰说。
当今职场上的称呼五花八门,x经理、x总甚至x老师都是主流,但韩永杰说:“我最习惯的还是听人叫我一声‘韩工’,我是个工程师。”严谨、科学、专注、周到、一丝不苟,这些工程师的素养的的确确在韩永杰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正在用一颗工程师的初心,在服务三农的舞台上大显身手。
“首”字头收割机
天津市环城四区首例进场流转集体经营性资产项目、首例集体经营性资产整体进场项目、单笔资产流转交易额最大项目,其负责的津南区成为天津首个实现农村产权交易进场镇级全覆盖的涉农区,成功实现农村建设项目招标与采购流程改革,首次实现专家抽取、固定开标场地……这些都是韩永杰不断尝试突破新业务、敢啃硬骨头取得的“实绩”。
天津市北辰区天穆镇刘房子村,为增加村集体的财产性收入,村集体经济组织决定,将该村原海洋开关厂商业建筑及场地配套设施公开对外出租。这资产对外流转的大方向定了下来,到了实际操作阶段,又遇到了不少问题,韩永杰跟村集体一起,经过几个月的反复推敲,不断完善工作方案、宣传推广寻找受让方,最终,项目挂牌并成功出租,合同总金额2.13亿元,目前仍是天津农交所集体经营性资产出租项目“合同金额最大”的纪录保持者。现如今,这片厂区经营红火,俨然成为北辰区的一个新“地标”,刘房子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功实现了资产盘活、集体收入增加和产业的转型升级。
2020年10月,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古林街道办事处等7个街(镇)共11笔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在天津农交所顺利完成招标工作,该批招标项目包含人居环境示范村建设、人居环境提升改造、户厕改造等多个类别,项目总预算资金约2.88亿元,总中标金额2.43亿元,节约财政资金18.41%。项目开创性地利用了天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专家库抽取专家、组成评标委员会,有效地预防了串标围标情况发生,最大限度保证全流程公平公正进行。为了保证招标项目竞争度和投标质量,以及开标环节的公正规范,这批项目采取了在天津农交所宝坻区分市场异地开标的方式。作为平台和鉴证方的天津农交所必须对整个过程严格监督,韩永杰和同事一起,在宝坻分市场“驻守”了三天三夜,从入场环节起,对甲方代表、代理机构、评标专家与投标代表实施物理隔离,这对于严肃开评标纪律、保证开评标工作顺利进行有着重要意义,也为天津农交所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涉农招标与采购工作树立了“样本”。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喜欢读书的韩永杰会把自己平常的所看、所思、所想融汇到工作中来。透过自己以往的工作,他看到了成绩也看到了问题,2021年,韩永杰和天津农交所一起走过了“十三五”、迈进了“十四五”,他在年初的工作计划中列出了问题,也制订了解决方案和改进的计划。
“下一步的工作将围绕着新的资产项目、新的资产类型、新的区镇村所展开,争取服务到更多镇街与村集体,为农交所的发展、为天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践行贡献力量。”韩永杰说。